“标准是质量的技术基础,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钢铁行业亟需制定清晰的标准化战略,完善的标准化体系,这或将成为钢铁业实现减量、提质以及低碳绿色发展的关键。”
9月25日,在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和工信部钢铁行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组联合主办的2021(第三届)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上,来自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等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近150家钢铁企业代表,共同研究探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如何以标准化引领、支撑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共享钢铁企业标准化工作与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实践,共谋全行业“十四五”标准化发展大计。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钢铁生产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以上,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我国碳减排的重中之重。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冶金发展路径,答好“绿色低碳发展”这道必答题?
当下,钢铁冶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后者,即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薄弱问题(科学实验验证能力问题)。如何解决?关键在于在数字技术应用中实现数据互认、标准互认和认可互认。比如,使用数字技术保证数据的实时监控和上传,使其不能被篡改,从而具备互认的前提。
中国钢铁冶金企业会在差异化竞争力上有区别,而不是仅仅在规模上。新消费作为未来扩大内需的关键,对标准化以及标准化优化结构的需求都是旺盛的。当前低碳标准远不能支撑钢铁行业低碳发展需求,低碳管理、低碳技术、低碳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等方面的标准严重缺失。全方位成体系的低碳标准研制工作迫在眉睫。
格物优信红外热像仪,在钢铁各流程皆可应用,针对冶金行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引入云计算、AI图像识别、先进算法等前沿技术,与冶金工艺流程数据相结合、贯穿冶金全流程,助力冶金行业降本增效、降低运营风险,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高质量创新发展,具有行业引领性、先进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