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江苏省全面启动“优化执法方式 提升执法效能”安全生产执法百日行动,整合省市县业务骨干力量组建执法检查组,采取“三位一体”行政执法模式,对全省冶金等工贸行业领域重点企业进行了密集暗访和突击检查,发现并处置了一批安全隐患。
多种生产设施设备不符合安全规范
9月15日,冶金安全专家和省市两地检查人员,来到江苏省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炼钢生产区,检查人员发现,混铁炉操作台的外围遮挡使用了玻璃材质,虽然观察视野更好了,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冶金安全专家薛勇坚说:“铁水吊运的时候,穿包、飞溅影响操作区域,会造成人身伤害。按照要求,要对主控台进行搬迁,或者封闭化,用监控探头进行观察。”
在转炉炉后生产区内,检查人员发现有一台叉车,没有按要求张贴检验合格证,车辆性能是否合格难以确认,必须尽快整改到位。同时,部分危险区域没有及时安装安全门。“缺少一个防护门,从风险角度考虑,工作人员走这个通道的时候,因为下面有一定深度距离,存在高空坠落的风险。”薛勇坚说。
对此,现场负责人表示:“可能检修的时候忘了恢复安全门了,我们马上恢复它。”
此外,在连铸浇铸台上,中间包烘烤用的电动盲板阀操作柜与电动盲板阀之间距离过近,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冶金安全专家吴刚说,员工站在机器旁操作电动盲板阀的时候,撑开装置打开,残余煤气会泄露出来对人造成伤害。“按照规定,电动盲板阀操作柜与电动盲板阀之间应为5米以上距离,同时工作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
空气呼吸器使用不熟练
紧急状态下难救人
在转炉主控室,检查人员要求现场工作人员紧急使用空气呼吸器,按照发现煤气泄漏进行应急处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明显不熟练,达不到规范要求。薛勇坚分析说,“一是工作人员佩戴后,没有对气瓶存在的压力以及低压报警哨是否正常做出相应的观察;二是他佩戴好之后,没有检查相应的密封性能。在完成时间上,全省的地方标准是不能超60秒,实际工作人员的操作时间已是规定时间的2倍。”
对此,现场负责人解释说,这是工作人员紧张的缘故,他们将加强应急演练,强化教育培训,让员工百分百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