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岩的坚固性和稳固性
(1)岩石的坚固性。岩石的坚固性是岩石抵抗各种物理力学能力的综合表现。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坚固性。同一种岩石由于其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不同,其坚固性也有所不同。目前常采用普氏分级法表示岩石的坚固性,用f表示岩石的坚固性系数。常见的岩石坚固性系数介于0.3~20之间,共分为十级。岩石的坚固性系数越大,其强度和硬度也较大,岩石越坚固,所以凿岩速度慢,zha药消耗量大。
(2)矿岩的稳固性。稳固性是指矿石或岩石的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矿石稳固性不仅与矿石的成分、结构、构造、节理状况、风化程度以及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开采过程所形成的实际状况有关(如巷道的方向及其形状、开采深度等)。稳固性和坚固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在节理发育、构造破碎地带,岩石的破碎性虽好,但其稳定性却大为下降。
矿岩按稳固性分成极稳定,稳定,中等稳定,不够稳定,不稳定五级:(1)极不稳固,指掘进巷道或开辟采场时,不允许有暴露面积,在巷道掘进时,须超前支护进行维护。(2)不稳固,在这类矿岩石中,允许有较小的不支护的暴露空间,一般允许的暴露面积在50㎡以内。(3)中等稳固,是指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为50 ~200㎡。(4)稳固,是指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为200 ~800㎡。(5)极稳固,是指不支护的暴露面积8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