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果以其技术经济指标来衡量,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 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ηV ) 是指每昼夜、 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的生铁产量, 即高炉每昼夜的生铁产量 (P) 与高炉有效容积之比 (V有 )。
ηV= PV有 [t/(m3·d)] (4-1)
ηV是高炉冶炼的一个重要指标, ηV 愈大, 高炉生产率愈高。
目前, 一般大型高炉超过2.0, 一些先进高炉可达到2.2~2.3。 小型高炉的ηV 更高, 100~300m3 高炉的利用系数为2.8~3.2。
(2) 焦比 (K) 是指冶炼每吨生铁消耗的焦炭量, 即每昼夜焦炭消耗量 (QK) 与每昼夜生铁产量之比。
K=QK
P (kg/t) (4-2)
焦炭消耗量占生铁成本的30%~40%, 欲降低生铁成本必须
力求降低焦比。 焦比大小与冶炼条件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焦比为450~500kg/t, 喷吹煤粉可以有效地降低焦比。
(3) 煤比 (Y) 冶炼每吨生铁消耗的煤粉量称为煤比。 当每昼夜煤粉的消耗量为QY时, 则
Y=QY
P (kg/t) (4-3)
喷吹其他辅助燃料时的计算方法类同, 但气体燃料应以体积(m3) 计量。
单位质量的煤粉所代替的焦炭的质量称为煤焦置换比, 它表示煤粉利用率的高低。 一般煤粉的置换比为0.7~0.9。
(4) 冶炼强度 (I) 是每昼夜、 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燃烧的焦炭量, 即高炉一昼夜焦炭消耗量 (QK) 与有效容积 (V有 ) 的比值:
I=QK
V有 [t/(m3·d)] (4-4)
冶炼强度表示高炉的作业强度, 它与鼓入高炉的风量成正比,在焦比不变的情况下, 冶炼强度越高, 高炉产量越大, 当前国内外大型高炉一般为1.05左右。
(5) 生铁合格率 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铁称为合格生铁, 合格生铁占总产生铁量的百分数为生铁合格率。 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指标。
(6) 生铁成本 生产1t合格生铁所消耗的所有原料、 燃料、材料、 水电、 人工等一切费用的总和, 单位为元/t。
(7) 休风率 是指高炉休风时间占高炉规定作业时间的百分193数。 休风率反映高炉设备维护的水平, 先进高炉休风率小于1%。实践证明, 休风率降低1%, 产量可提高2%。
(8) 高炉一代寿命 是从点火开炉到停炉大修之间的冶炼时间, 或是指高炉相邻两次大修之间的冶炼时间。 大型高炉一代寿命为10~15年。判断高炉一代寿命结束的准则主要是高炉生产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如果高炉的破损程度已使生产陷入效率低、 质量差、 成本高、故障多、 安全差的境地, 就应考虑停炉大修或改建。 衡量高炉炉龄的指标有两条: 一是高炉的炉龄; 二是一代炉龄内单位容积的产铁量。